零售商:如何避免“城頭變幻大王旗”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354 | 回復數(shù):1

發(fā)表于: 2013-7-29 15:13: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鄉(xiāng)村農資零售商,處在農資流通領域最前沿,人數(shù)最多,競爭最激烈。所以,在鄉(xiāng)村農資市場常常出現(xiàn)“城頭變換大王旗”開業(yè)歇業(yè)不斷的局面。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土地流轉加速、農業(yè)合作社出現(xiàn)、種植大戶增多、政府采購、統(tǒng)防統(tǒng)治、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農民品牌意識提高,更進一步加速了零售商被淘汰的步伐。是坐等被市場淘汰,還是改變思路,贏取未來?筆者曾就鄉(xiāng)村零售商如何應對形勢發(fā)展變化,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的問題,與陜西渭北某縣的幾位年輕且口碑比較好的零售商進行了交流,這些人中大多數(shù)是接替父輩干起了農資銷售的農二代,現(xiàn)將他們經銷農資的一些比較好的做法歸納如下:
    一、結合實際,突出特色。要在鄉(xiāng)村干好農資零售,就要把農民的利益需求點與農資產品利益點結合起來,注意結合當?shù)刈魑锓N植情況,經濟發(fā)展狀況,農民用肥用藥特點,選擇經銷適合當?shù)厥袌鲂枨蟮漠a品。要選擇那些功能突出、質量可靠、價格適中、性價比高、互補性強的產品;合理調整好產品結構,進貨要“精”,可以選擇自己獨家代理品種,突出自己特色,充分挖掘出自己的一片市場。同時,要保證讓農民在你這里能放心購買,就是讓農民能買到貨真價實的農資產品,自己不賣假、不推假,價格合理。農資價格目前仍然是大多數(shù)農民關心的問題,如果價位偏高或不合理,農民要考慮種田成本,就會貨比三家舍之而另購。
    二、重德守信,樹立招牌。做農資銷售,主要靠的是良好的質量效果、誠實守信的信譽來取勝。作為最基層的農資零售商,服務對象就是周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父老鄉(xiāng)親,有些人可能就是你的大伯大媽,或者遠房兄弟姐妹,你就生活在他們中間。他們是一個最為樸實和敏感的群體,只要他們感覺好,一定會忠誠地使用你的產品;反之,他們就是莊稼爛到地里也絕不再登你的門。所以,生意要做的長久,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只有做人做到位,生意才能做到位。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滿意率和忠誠度,逐步樹立起自己人格魅力的金子招牌,農民才會信任你愿意與你打交道,你才有機會提供服務,“物因人美”,人品影響力好,店鋪自然就有了影響力。
    三、順應形勢,調整策略。農資行業(yè)經過這些年的發(fā)展,已經基本上從“賣方經濟”轉向了“買方經濟”。農民消費者也逐步成熟了,品牌意識和選擇性也逐漸增強了,由原先一味選擇價格便宜的農資,開始向質優(yōu)價廉轉變,已意識到效果好的農資能減少使用次數(shù),能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高端新品種農藥價格雖然貴但效果好,逐漸增強了高端產品的接受能力,減少了常規(guī)品種需求。這就使以前的零售商提供什么產品和服務,農民就買什么產品的供求模式一去不復返,新的求供模式是,“消費者需要什么產品和服務,零售商就得提供什么產品和服務”,這是農資市場發(fā)展的趨勢。所以,零售商要做有心人,要隨時發(fā)現(xiàn)和了解農民對農資產品需求變化,有針對性地調整營銷策略,才能提高銷量。
    四、掌握心理,創(chuàng)新營銷。首先要在日常營銷中注意觀察分析不同農民的用藥心理,根據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對種植大戶和部分有文化、科學意識強、有渴求心理的農民,就要及時提供信息,牽線搭橋,作為重點聯(lián)系對象,得種植大戶者得“天下”;對缺少主見,有從眾心理的農民,就要注意幫助掌握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和知識,增強自主決策能力;針對喜歡根據以往的經驗購買農藥,有守舊心理的農民,在耐心講解的同時,介紹一些他們所熟悉的人在用藥方面的經驗等。其次是要注意創(chuàng)新營銷方式。要善于學習,敢于嘗鮮,市場占有率才能有大的突破。以銷售新農藥產品為例可采取以下方法:如“能人帶動”,就是進了新產品后先讓親朋好友、農村能人帶頭使用,以點帶面,擴大影響力;“減半銷售”,就是把一箱新產品拆開取掉一部分,放在顯眼位置,告之產品不多了,再不買就沒有了;“效果銷售”,把新產品先發(fā)給種糧大戶做試驗田,把效果做出來,用事實說話;“指導銷售”在向農民賣新產品時多與農民仔細算一算成本賬,指導農民認識和接受新農藥產品,這有是大多數(shù)農民目前最需要的。
    五、真心實意,做好服務,F(xiàn)在,服務也已經成為零售商主要競爭手段,通過服務去占領、鞏固、擴大自己的市場,沒有技術指導能力、不專業(yè)、不敬業(yè)、不搞服務的零售商在鄉(xiāng)村是越來越站不主腳了,要想生意紅火,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和強有力的技術指導能力才行,要真正把農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一位零售商說我采取送貨上門、信息互動、現(xiàn)場指導等方式,努力把服務做到農民心坎上。例如根據病蟲草害發(fā)生的實際情況區(qū)別對待:首先是從春季一開始就采取手機短信、黑板報等方式,及時預報一些可能發(fā)生病蟲害的信息,提醒提醒農民朋友;其次是對于大田作物一般病蟲草害現(xiàn)場解決;對經濟作物則比較慎重,一般都要深入田間地頭,親自查看,具體配藥實施,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就求教專業(yè)人員來解決問題。要真正的為農著想,在貼近土地和農民需求上下功夫,把農資銷售和農資服務真正的結合起來,才能抓住農民的心,你只要切切實實幫助農民解決了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就能得到農民的認可和歡迎。
    六、敬畏感恩,善待農民!暗隆睘樯碳抑,“農”為生養(yǎng)之父。我們所賺取的每一分利潤,都是農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農民掙錢不容易,要多從農民的角度去思考,要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善待農民就是善待我們自己;要樹立健康的經營心態(tài),在充分考慮農民承受能力,賺取合理利潤的基礎上做到“量利而行”,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在農閑季節(jié)有針對性的進行回訪,查詢農民使用產品效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問題等,這樣既親近了農民,又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也可以同時送上一些農民用得著的小禮品,或贈送相關農資知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之類的書籍等。要真心實意做到和農民不僅僅是生意關系,更是生活上的朋友,在農民有困難的時候拉一把,能幫助的時候盡力幫一幫。如果你的產品質量過硬,人品服務又好,他能不想到你嗎?買農資產品時肯定會首先來找你。
    所以,鄉(xiāng)村農資零售商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wěn)自己的陣腳,就要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農資市場形勢,不斷學習提高農技服務能力,在為農民提供適銷對路、質優(yōu)價廉的農資產品和良好的技術服務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合理、穩(wěn)定的利潤收入。
《農資與市場》——中國農資營銷第一傳媒
發(fā)表于: 2013-7-29 16:34:31 | 只看該作者
很有實用性,學習拉。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