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猛發(fā)兜”新型肥料應用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5694 | 回復數:1

超級版主 發(fā)表于: 2014-10-31 21:5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引言:  在國家出臺新三農政策的利好大背景之下,各路諸侯都開始進軍大農業(yè)。在大資本的運作之下,農業(y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那么在現今的大農業(yè)的環(huán)境之下,勢必會出現過去小農經濟時代所不同的種植新觀念和施肥新理念:新型肥料的應用、主動施肥理念、土壤平衡營養(yǎng)施肥應運而生,一切都為了增產增收。
         為什么農戶種水稻賺不到錢?
中國農業(yè)要發(fā)展,必須規(guī);N植,這樣才能減少成本。目前的小農戶沒有商業(yè)思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而且不講科學種田,總是以自己落后的經驗來管理田塊,
以水稻種植為例:種植一輩子的老農戶李某家有五畝水田,只種單季稻,產量在1000斤左右,除去種子、肥料、農藥和人工成本(合計600元如果是租地種植還得加400元租金)所剩無幾。如果是碰到惡劣的天氣原因還要虧本。原因分析:1、小農經濟種植不成規(guī)模,農戶在機械和人力上投入成本過高。2、信息技術落伍,沒有主動施肥,用商業(yè)思維經營土地的理念。
         
           目前 農民種植水稻的苦惱
     農戶種植水稻的困惑:1、產量不如別人高;2、怕倒伏。
     水稻產量都有畝產1800斤的潛力,在實際的大面積種植的情況下為什么很難達到這一水平呢?
水稻產量形成三要素:單位面積總有效穗、結實率、千粒重。
產量不高主要是畝總有效穗不足,有效穗不足的原因是前期基本苗不足引起的分蘗數不足;倒伏的矛盾主要是水稻高產與高桿的矛盾一直沒克服。袁隆平教授說:水稻產量不高,不止是病蟲害的原因 ,最主要是有效穗不足,只有合理 的增加單位面積 的有效穗,產量才能提高。
  
猛發(fā)兜研發(fā)背景
基于目前水稻生產中的現狀和困惑,武漢普瑞豐科研團隊聯(lián)合華中農業(yè)大學專家教授大量調查論證得知:目前困擾高產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不足,而有效穗不足,主要是分蘗數不足引起。目前造成分蘗數不足有以下因素:
    1:因種子價格高,農民用種量減少引起基本苗不足
    2:因人工費用 高,引起稀植(每畝蔸數和基本苗不足)
    3:因某些水稻品種自身 的分蘗能力差,造成分蘗數不足
    4:因缺鋅,缺鉀等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僵苗坐蔸
    5除草劑殘留,有機酸中毒造成的分蘗慢,分蘗遲
    袁隆平院士 說:良種良田良法,三良結合,才能完成 種三產四工程,培育壯秧,提成成穗數,減少倒伏,水稻才能奪高產
    研發(fā)“猛發(fā)兜”,增產是目的,壯秧,柯杈發(fā)蔸,增穗,抗倒是表現 。
      
猛發(fā)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水稻移栽或拋秧5-10左右,使用猛發(fā)兜一包250尿素或除草劑一起撒施
   注意事項:一包一畝不要重復使用,均勻撒施
猛發(fā)兜在各地的表現:(不同的水稻,不同的時期表現的效果)
  1、返青快—“苗好”使用10天田間表現,根系發(fā)達白根多,分蘗好,沒有僵苗坐蔸出現
  2、分蘗多—“壯秧”使用15天,禾苗壯,分蘗柯杈多,封行早
  3、防倒伏—“控旺”使用25天后,基部節(jié)間縮短1厘米左右,水稻株高矮2—3厘米,分蘗完成
  4、增穗數—“增產”使用60天后,抽穗整齊,每蔸的有效穗比沒使用的增加1—4根,葉青籽黃,病害少,豐收在望
附:猛發(fā)兜實驗報告
水稻使用“猛發(fā)兜”的試驗報告
目前困擾水稻高產的原因之一是有效穗不足,而有效穗不足主要是由分蘗數不足引起的,造成分蘗數不足的原因一是因為田間稀植導致基本苗不足,二是有些水稻品種分蘗能力差。為了研究武漢普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猛發(fā)兜”是否能促進水稻分蘗數增加,提高有效穗數,特進行水稻施用“猛發(fā)兜”的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猛發(fā)兜”產品性能
武漢普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猛發(fā)兜”,在水稻移栽活蔸后施用,能使水稻根系發(fā)達,白根數增加,提早分蘗和低位分蘗,增加有效穗,葉綠桿壯,控制節(jié)間伸長,最大程度防止倒伏,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
1.2試驗地點
該實驗在枝江市仙女鎮(zhèn)周場村四組劉興四責任田進行。
1.3水稻品種
水稻品種為中稻兩優(yōu)476
1.4試驗設計
該實驗設2個處理,處理1撒施“猛發(fā)兜”分蘗肥,處理2不撒施“猛發(fā)兜”分蘗肥。
1.5田間管理
處理1和處理2常規(guī)管理一致,包括病蟲害防治、田間肥水供給等。
1.6調查方法
兩塊試驗田在分蘗末期和齊穗期分別調查分蘗數和有效穗數,并做好記載,調查方法是采取3點取樣法,每點隨機取樣100叢。
2、結果與分析
2.1、撒施“猛發(fā)兜”田塊分蘗數增加。7月10日,對試驗田進行調查,水稻正處于分蘗末期,處理1隨機取樣300叢,分蘗數總計5480株,平均每叢18.27株;處理2(即對照)同樣調查300叢,分蘗數總計4120株,平均每叢13.73株。由此數據可知,撒施“猛發(fā)兜”試驗田每叢平均分蘗數高4.54株。經t測驗,施用“猛發(fā)兜”田塊分蘗數顯著高于對照。(詳見表1)
表1  水稻分蘗數調查記載表
調查時間
取點
處理1(株/百蔸)
處理2(株/百蔸)
樣點1
1916
1317
7月10日
樣點2
1681
1504
樣點3
1883
1299
平均
1827
1373
2.2、撒施“猛發(fā)兜”田塊有效穗數增加。撒施“猛發(fā)兜”田塊平均有效穗數為每叢13.63株,對照田塊平均有效穗數為每叢10.6株,施用“猛發(fā)兜”田塊每叢平均有效穗數高3.03株。經t測驗,施用“猛發(fā)兜”田塊有效穗數顯著高于對照。(詳見表2)
表2   水稻有效穗數調查記載表
調查時間
取點
處理1(株/百蔸)
處理2(株/百蔸)
樣點1
1399
1055
8月10日
樣點2
1368
1059
樣點3
1324
1067
平均
1363
1060
3、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武漢普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猛發(fā)兜”能促進水稻分蘗增加,明顯提高有效穗數,在增加實粒數和千粒重上都有很好的表現,為水稻增產提供優(yōu)質的解決方案。
本試驗技術負責人:項海蘭(枝江市植保站高級農藝師)
                 韓玉江(枝江市植保站農藝師)
                 陳祥敏(枝江市植保站助理農藝師)
                             二O一三年九月三日

“蕾豐”不是人  “蕾豐”是棉農心中的神!
一噴苗齊壯    二噴蕾鈴多    三噴桃不落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m.744v.cn 做一個有思想的農業(yè)人  點我把你微博放在此處  點我查看微信平臺教程  點我免費發(fā)手機短信
發(fā)表于: 2014-11-12 22:16:20 | 只看該作者
名字起得不怎么順嘴,有點土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