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走私猖厥,稻谷去庫存難上加難!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4835 | 回復數:0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6-3-20 20:5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2016年3月上旬,海關總署緝私局統(tǒng)一指揮重慶、昆明、長沙、貴陽海關緝私局,在地方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一舉搗毀涉嫌走私大米團伙7個,初估涉案走私大米1.34萬噸,案值約6700萬元。

大米走私入境越來越猖獗
今年以來(截至2016年3月5日),全國海關已查獲糧食走私案件174起,查證涉案走私大米等糧食5萬余噸,比去年同期上升1.8倍多。

由于國內外大米價差巨大,2015年越南和緬甸兩國大米走私中國的勢頭依然不減。據越南《年輕人報》2016年2月23日報道,越南駐華商務參贊裴輝煌表示,中國是越南最大的大米出口市場,約50%的大米對華出口。

2015年,越南對華出口大米335萬噸(未含邊貿出口額),占中國大米進口總額的54%,比從我國海關進口的越南大米多了150多萬噸,即越南大米走私我國可能高達160多萬噸。

緬甸商務部2月底的數據顯示,迄今為止的2015財年大米出口量為100萬噸,大部分向中國出口。而根據我國海關統(tǒng)計,2015年緬甸向中國出口的大米僅為12930噸。因此,2015年國內大米走私數量預計仍超過200萬噸,大米走私依舊十分猖厥。

進口大米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我國從海關進口的大米也在快速增長。2015年我國累計進口大米335萬噸,較上年增加79萬噸,增幅31%,進口量再創(chuàng)歷史紀錄。累計出口大米28.6萬噸,大米凈進口首次突破300萬噸,達到了306.41萬噸。

2015年我國大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依舊是越南、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合計從三國進口的大米為313.9萬噸,占總進口量的93.7%。

在我國所進口的335萬噸大米中,精米達到了247.4萬噸,占總出口量的73.9%,較上年增加42.5萬噸,增幅20.7%;碎米高達80.5萬噸,占比24%,較上年增加32.5萬噸,增幅67.7%;糙米為4.9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5%,較上年增加3.9萬噸,增幅390%;稻谷為1萬噸,占比0.3%,較上年下降0.8萬噸,減幅44.4%。

在所有進口的稻米中,低端的秈米、秈稻進口量達242.8萬噸,占總進口量的72.5%。秈米特別是秈碎米進口大幅增加,是我國大米進口單價較低的主要原因。

2015年,廣東以全年進口量196萬噸雄居榜首,較上年同期增加54萬噸,增幅38%,占總進口量的58.5%;北京以24.4萬噸位居次席,較去年同期增加11.6萬噸,增幅90.6%,占總進口量的7.3%;浙江進口大米20.7萬噸,位列第三,較去年同期增加10萬噸,增幅93.5%,占總進口量的5.9%。

由此可見,無論是產區(qū),還是銷區(qū),大米進口均呈大幅增加之勢,大米進口的沖擊也呈全方位態(tài)勢。在國內稻谷產量增加、大米需求減少的情況下,大米進口的高速增長,加劇了國內稻米市場的供應壓力。

走私大米,后果很嚴重
雖然大米年進口量與國內大米總消費量相比并不大,但是嚴重威脅國內糧食安全。2015年我國海關進口大米335萬噸,加上200多萬噸的走私大米,合計進口大米達500多萬噸,約占當前國內大米總消費的4%,已經逼近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

以前我國稻米市場相對封閉,國家只需要動用少量資金,托市目標就很容易實現。2012年以后,國家托市政策的效果呈現出不斷減弱的跡象。走私大米嚴重干擾國家糧食政策目標的實現。

2013年以來的連續(xù)3年,國家均收購了3000多萬噸的臨儲稻谷,但市場只是在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期間被有效穩(wěn)住,全年運行總體較弱,并導致臨儲稻谷無法順利拍賣。主要原因是我國大米市場已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國內外大米價格倒掛,托市收購后留下的缺口被源源不斷的進口大米所填補。如按2015年大米進口量粗略估算,自2012年至今4年所進口的大米(含走私大米)數量折合成稻谷約達3000萬噸,這不僅加重了國內稻谷倉容的壓力,增大了資金壓力和財政支出,也導致國內稻米市場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大,臨儲稻谷不能順暢出庫,稻谷去庫存難上加難。

由于低端進口大米的流向是從沿海向內陸、銷區(qū)向產區(qū),與原有的稻米流向相反,加重了我國稻米產銷區(qū)之間的不平衡現象。走私大米擾亂了國內稻米市場秩序。

由于稻強米弱的較長時期存在和加工能力的過剩,使得大米加工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加工企業(yè)收購稻谷的意愿降低,導致托市收購規(guī)模增大。而在國內外大米巨大的價差誘惑下,很多加工企業(yè)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用進口大米進行摻兌,使發(fā)展偏離了正道,長此以往,加工業(yè)做大做強將無從談起。

另外,走私大米大多未經檢驗檢疫,帶來的未知有害生物,相關部門無法及時掌握信息,難以有效防控。

我們農業(yè)人將如何應對?
大米大量進口,尤其是走私大米的泛濫,對國內稻米市場構成嚴重沖擊,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加大對走私大米的查處力度。

通過技術革新,大力發(fā)展大米深加工,延伸產業(yè)鏈,提升稻米附加值,提升國內大米競爭力。

提升國內稻谷生產效率。打鐵還得自身硬,要想提升國內稻米競爭力,最有效的辦法是提高國內水稻的規(guī);N植以及機械化種植,最大化的降低成本,這些就需要我們這些農業(yè)人努力了!

建立嚴格的市場追溯體系。國家早就實行了索證驗證制度,但還沒有全面落到實處。今后應不斷完善索證驗證制度,建立最嚴格的追溯制度,讓走私進口的大米無處藏身。

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我國稻谷庫存龐大,供過于求。從供求規(guī)律來看,我國的稻米價格不應該這么高。如果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對臨儲稻谷進行市場化銷售,國內大米價格降低了,不但大米進口將會減少,還將會有利于國內大米的出口,從而有利于稻谷庫存的降低。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