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11718 | 回復數:0

發(fā)表于: 2020-1-10 16:3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近日,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法院已對紅安縣警方偵辦的首例生產、銷售偽劣農藥案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葉某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300萬元,沒收非法所得406萬元;判處凡某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

涉案的葉某和凡某為夫妻關系,據紅安縣法院審理結果,這起制售偽劣農藥案遍及全國,涉案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記者注意到,該案也是農業(yè)農村部2019年公布的2018年十大農資打假典型案件中,位列第一的大案。

案件始發(fā)于2017年7月,紅安縣專售農藥的店主到農業(yè)局要求鑒定店里疑似假農藥的除草劑。在確認除草劑為偽劣農藥后,農業(yè)部門迅速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偵辦。當年7月17日,紅安縣警方成立專案組,立案偵查。
經查,2月中旬,一名自稱叫“葉楠”的40歲左右男子到店內推銷農藥,店主隨后網上支付6.2萬元,購得一批“比刀快”、“枯啦”牌除草劑,直到不少零售用戶聲稱農藥失效要求退貨,店主才懷疑是誤買了假藥。紅安縣警方實地調查發(fā)現,貨款流入女子凡某的賬戶,2015年至2018年四年間,有大約10多家公司向凡某賬戶轉賬1700余萬元。在鄭州警方支持下,紅安縣專案組查清凡某的真實身份,并確認其丈夫葉某就是“葉楠”,其使用的手機號與物流單上“葉楠”所留號碼完全一致。

2018年9月4日,葉、凡二人分別在其包裝偽劣農藥的印刷點和家中落網。隨即,民警查獲農藥生產窩點2個、偽劣農藥5000余瓶、農藥包裝箱500個、農藥生產機器5臺、農藥生產原藥3噸多。同時,從其家中查出假冒公司印章4枚、涉案銀行卡5張、電腦1臺、偽劣農藥宣傳冊100余張、“農藥合格證”50余份。

經查,自2015年起,葉、凡二人先后租用鄭州市城郊的農宅和養(yǎng)豬棚作為生產窩點,并在網上購買了包裝機、攪拌機、灌裝機等農藥生產機器,以及97%“草甘膦”農藥原藥粉劑加水制成偽劣農藥灌裝后,使用私自印刷具有江蘇某化工有限公司商標的“比刀快”“枯啦”草甘膦除草劑標簽,通過物流公司銷往全國20余省市的農藥經銷商,非法獲利400余萬元。

紅安縣法院刑庭負責人趙學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案涉及地域廣,涉案金額大,是紅安縣法院宣判的首個生產、銷售偽劣農藥大案!睋,雖然案發(fā)已經兩年多,但由于此前涉及多級經售商和農戶損失鑒定等環(huán)節(jié),受損農戶的賠償工作尚未啟動。
來源 | 新京報

義薄云天 肝膽相照-我是一個地道的農資零售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