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2670 | 回復數(shù):0
近日,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科研人員完成的“鹽酸聚六亞甲基胍在防治柑橘酸腐病上的應用及其保鮮劑”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屬非呼吸躍變型果實,但采后呼吸代謝旺盛,導致其營養(yǎng)與風味品質迅速下降。例如,沙糖橘皮薄汁多,采后病害發(fā)生嚴重,更不耐貯藏,發(fā)生的主要病害有酸腐病、青綠霉病、黑腐病和蒂腐病。目前,控制沙糖橘果實病害的最有效途徑是低溫貯藏結合化學殺菌劑處理,所用的殺菌劑有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抑霉唑、雙胍鹽(百可得)等,但對腐爛特別是酸腐病的控制仍不夠理想。 鹽酸聚六亞甲基胍(PHMG)是國際上新合成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型廣譜抗菌劑。它通過作用于病原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質的膜系統(tǒng),與細胞膜磷脂中的脂肪酸結合,迅速擊穿它們的細胞質膜,攻破病菌細胞的核心,使病菌體內的生命物質外流,從而達到最佳的殺菌效果。 此次研究人員提出,可將鹽酸聚六亞甲基胍應用于柑橘酸腐病的防治,并基于此發(fā)明了一種新的保鮮劑。該保鮮劑能明顯抑制沙糖橘等柑橘類果實在貯藏期間腐爛,特別是酸腐病的發(fā)生,大大提高了柑橘的經濟價值。 (來源:世界農化網)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