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爭爭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fā)。 田壟夏蟬喚莊稼,店里人聲散滿畫。一生勞累為萬家,守護著這片繁華。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迎來送往一輩子,轉眼就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也許如今的農資經銷商已經向年輕化傾斜,80、90后踏著青春的氣息與農資行業(yè)不期而遇,就此結緣。佛說:剎那便是永恒。多少農資人就是在那一剎那間選擇了農資,便一輩子服務在這片繁華的土地之上了。然而,有多少人想過:老一輩的農資經營者也是從毛頭小伙子、小姑娘開始奮斗的。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洗禮,起起伏伏,他們可能年紀大了,思想頑固了,但是那份執(zhí)著和堅守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尊重和贊嘆的。 有人說農資行業(yè)的門檻低,從業(yè)者各方面素質都不高,這是阻礙這個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根本所在。也許這觀點中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農資行業(yè)需要這些踏實耕耘的農資經銷商們,正是這些最樸實的服務者,將農資產品帶給農民,灑向土地,帶來豐收! 慢慢的,人們開始習慣性地批評老農資人,說他們頑固不化、安于現狀。當光亮黑發(fā)漸變?yōu)榛ò足y絲時,仿佛這些農資人什么都沒有付出過一般,他們被人指點,不屑。時間都去哪兒了,為什么曾經的風光不再,現如今留下的只有黯傷? 從允許私人代理農資,到現在,農資行業(yè)發(fā)生了多少改變?從農資產品的稀缺,到現在的極大滿足,甚至出現產能過剩;從供不應求的農資市場,到現在農民購買農資快速便捷;從高毒低效的農資產品,到如今環(huán)保高效的綠色農資;從粗糙的農資銷售,到現在周全貼心的農資全程服務……從不規(guī)范到規(guī)范,農資行業(yè)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影響之下,可謂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煥然一新的農資經銷商更是功不可沒,因為他們才是真正接觸農民,服務農民大眾的。從產品的提供,到技術的支持,到售后的處理,農資經銷商將自己的青春播種在綠色大地之上,他們收獲的應該更多。 然而,農資經銷商在很多時候并未受到重視,弱勢群體似乎是整個行業(yè)鏈條的共識,付出的汗水最多,工作最累,卻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經營管理問題、上下游對接問題、營銷售后問題、行業(yè)競爭壓力等。當然,任何行業(yè)都是存在壓力的,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找到一條生存發(fā)展之路。而新生農資經銷商和老一輩農資經銷商完全可以優(yōu)勢互補,老農資人的閱歷經驗,可以幫助雙方少走彎路,新一代農資人的活躍思維,可以更快地抓住市場機會,而經銷商之間的合作共贏,似乎成為未來農資經銷商群體的一大優(yōu)勢點。 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帶著對時光的留戀和希冀,合理有效地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將其在自己的事業(yè)上裝飾出絢爛的煙花,當時間流逝后,那燦爛會永遠留在自己的心里,和行業(yè)的里程碑上! |
![]() ![]() ![]() ![]()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