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個阿維菌素混劑——1%阿維?高氯乳油在1997年注冊,以后經歷了迅速的發(fā)展。截至2008年底,國內阿維菌素制劑登記證已經達到1324個。 在去年召開的高毒農藥替代示范項目總結會上,針對水稻等七大作物病蟲害,專家推薦阿維菌素等28個農藥品種作為第四批5種高毒農藥的替代品,同時公布了56項配套使用技術,阿維菌素在水稻市場上的應用一下子被打開。推動了阿維菌素行業(yè)在2009年逆市向好。 目前阿維菌素精粉價格一度達980元/千克,阿維菌素油膏出廠報價超過1050元/千克,與年初相比漲幅達50%左右。在其帶動下,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一度漲至1700元/千克。據業(yè)人內士預測,2009年阿維菌素的需求量可達2300噸。 中國禁用五種高效低毒農藥后,開發(fā)使用高效、低毒、價廉對環(huán)境好的“綠色農藥”是今后市場發(fā)展的方向。日本已經實施針對食品中殘留農業(yè)化學品的“肯定列表制度”,歐盟REACH法規(guī)預注冊結束也已進入正式注冊階段,在這種背景下,阿維菌素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就具備了踏實的基礎。然而發(fā)展的同時,阿維菌素行業(yè)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隱憂。 永遠的難題——抗性與污染 對任何農藥產品來說,抗藥性和環(huán)境污染都是無法回避的難題。有些時候,這兩點會直接決定很多產品的命運。而盡管有著共同的關注點,企業(yè)界與學術界卻存在著諸多分歧。 由于施用不正確,害蟲對阿維菌素類農藥產生抗性的速度過快,直接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制劑中原藥含量的不斷提高,雖然在短期內大大提升了行情,同時卻也絕了行業(yè)的后路。隨著國際國內對農藥安全性和效用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藥研發(fā)也越來越困難,周期也越來越長。在這種情況下,對已有優(yōu)秀產品的保護就變得更加重要。若想延長阿維菌素在中國的市場,制藥企業(yè)需聯手經銷商共同開展面向農民的生物農藥相關知識教育。 在2009年6月舉行的“2009阿維菌素及其衍生物產業(yè)論壇”上,本刊記者采訪了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兵先生。徐總告訴記者威遠早已開始了面向廣大農民的農藥使用培訓。“確切的情況我了解得不清楚,但據我所知可能開了幾千個會了吧!毙炜傉f,“而且這么多年來,農藥企業(yè)所做的培訓數量也不少,包括國外的公司在內,教會了經銷商和老鄉(xiāng)怎么去用藥。他們自己會調節(jié)的! 另一方面,阿維菌素類藥物實際的抗藥性似乎并不像通常人們所說的那么嚴重。天門易普樂農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賢輝先生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化學農藥來說,害蟲對阿維菌素類農藥的抗性產生速度并不算快,他說:“目前,國內最高抗的地區(qū)是廣東,那里從94年的時候開始使用阿維菌素,當時1.8%的阿維菌素用5ml就夠了。現在用20ml,這也就四倍的抗藥性。而有些化學農藥,比如菊酯類,抗性達到了300倍。”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阿維菌素油膏調制成的乳油產品與阿維菌素精粉制劑的抗藥性產生速度相差很大。“在廣東,2002年的時候,一桶水配2毫升2%的甲維鹽,殺蟲的效果已經非常好。現在是3%的10毫升已經不行,要用到20ml,實際上精粉也是這樣!敝炜傉f,“精粉的抗藥性是比較快的! 藥效和抗藥性上的差異其實很好解釋,油膏產品中成份復雜,起作用的絕不僅是被標明的組分。上海農藥研究所的張一賓老師向記者解釋說:“雖然標的是1.8%,但實際其中還有多種其他成分,集合在一起的含量就遠遠超過1.8這個數字了。雖然油膏的抗藥性產生的確比較慢,藥效也好,但用簡單地進行數字上的比較并不科學。而且,一旦害蟲對油膏產生抗性,解決起來就更困難了! 在產業(yè)論壇上,演講的專家不約而同地建議企業(yè)減少乳油產品的生產,轉而研發(fā)包括固體劑型和懸浮劑在內的其他一些對環(huán)境更為友好的劑型。 不過對于一個已經市場化的產品來說,改變并不那么容易。阿維菌素油膏乳油在泰國和越南表現良好,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安皇且欢ㄒN售乳油,但用戶在購買時會考慮使用成本和使用效果上的差別!蓖h生化的徐總這樣對記者說。 工信部將從2009年8月1日起停止乳油準產證的申請,這傳遞了這樣一種信息:由于環(huán)境安全的原因,國家政策可能轉向限制該類產品的生產。盡管未必在短時期內會禁產禁用,但未雨綢繆,企業(yè)應該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 產能膨脹——難以避免的動蕩 阿維菌素產業(yè)在2009年的好行情使很多本不在行業(yè)內的企業(yè)開始躍躍欲試。 如果大量企業(yè)在利益驅使下涌入阿維菌素行業(yè),國內產能將急劇放大,直接造成供需失衡。然而,問題可能不僅是行業(yè)新進入者帶來的沖擊,記者了解到業(yè)內的一些大企業(yè)也在擴產,而且規(guī)模很大。盡管需求在上升,但產能的擴大將大大超過市場需求的增長。 在論壇上,專家們口徑一致地反對盲目進入和擴產,但從中國市場的一慣表現來看,震蕩恐怕難以避免。 華北制藥集團愛諾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德昌先生告訴記者,盡管與會專家們希望的廣大企業(yè)理智行動,但依靠企業(yè)自律這恐怕難以實現:“我們國家所有的產品,只要這個產品是能有較大盈利的,都會出現這種問題。” 上海農藥研究所張一賓老師在會議間隙的時候告訴記者,目前他接到的來自阿維菌素行業(yè)企業(yè)的咨詢中,最多的就是詢問能否上馬阿維菌素。由于存在技術門檻,張一賓老師并不建議這些企業(yè)轉產阿維菌素,“當然,企業(yè)可以生產甲維鹽,但要考慮清楚最后能否賣得出去! 他說。 再者,我們需要對阿維菌素在2009年的表現做一個理性的評估。 從使用情況來看,今年蟲子發(fā)生的情況偏輕,所以阿維菌素的銷售情況并不能讓企業(yè)感到非常滿意。而對于新開發(fā)的大田市場,由于藥物本身的高質量,所以這部分的用量也沒有預期大。 另外,由于阿維菌素剛剛走過一波上漲行情,在供需平衡,用藥高峰已過的情況下。阿維菌素類藥物的價格上漲已有些后力難繼。而在產能放大的預期下,產品價格面臨著急劇下跌的風險。 以上兩大方面之外,阿維菌素行業(yè)也還面臨其他一些問題。 從生產的角度講,阿維菌素屬高耗能產業(yè),雖然阿維菌素產品本身歸于高效低毒農藥,但生產過程中的高能耗,以及污水廢渣排放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在當前環(huán)保線日漸收緊的情況下也將成為行業(yè)的發(fā)展的制約因素。 從整個農藥市場來看,無論從品種、劑型以及市場份額來看,農用抗生素與有機、無機農藥相比的差距仍然較大。隨著基因工程技術在阿維菌素研究中的應用,對阿維菌素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也不斷取得進展。 可以預期,阿維菌素的生產工藝將不斷簡化,產量亦會不斷提高。在全球環(huán)境意識增強的21世紀,農用抗生素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求。所以作為高效廣譜殺蟲劑的阿維菌素在未來還有很大潛力;蛟S經過一輪震蕩和調整,行業(yè)將在未來兩三年步入一段成熟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