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耕生產過程中,為有效控制雜草生長,農民朋友都在適時使用除草劑。但是,目前除草劑品種多,應用技術要求高,在應用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藥害、除草效果不好等問題。因此,如何選擇對路的除草劑并掌握好使用技術,是提高除草劑除草效果的關鍵。 正確選擇除草劑 每一種除草劑都有一定的殺草譜,有滅生性的,有選擇性的。例如,克蕪蹤能殺死所有的綠色植物,野麥畏僅防除野燕麥,玉農樂能殺死除玉米以外的幾乎所有雜草及農作物,還有“穩(wěn)鋤”玉米除草劑效果好又安全。又如苯磺隆、驃馬在麥田防除闊葉雜草、禾本科雜草效果很好,對小麥也安全,若用于油菜、葫豆等就會殺死作物。而水稻安全除草劑氰氟草酯——“隔壁多”殺千金子有特效。再如穩(wěn)殺得、禾草克只能在油菜、花生、大豆等闊葉作物地使用,若用于小麥田就會產生藥害。 因此,首先要根據作物種類和雜草的主要品種,選用有效的除草劑。其次要根據耕作制度選擇除草劑。如巨星、二甲四氯、驃馬等,可在各種種植制度下除草,但綠磺隆、甲磺隆等,只能在稻麥輪作制度下的麥田使用,若后茬為玉米、大豆等,就會出現不同的藥害癥狀。此外,還要注意混合、交替使用除草劑。由于同種除草劑連續(xù)使用多年,易導致敏感性雜草逐漸減少,抗耐藥性雜草上升,因此,除草劑要混合使用和年度間交替使用,才能達到長期控制草害的目的。 選擇最佳時期施藥 根據除草劑的性質、雜草發(fā)生時期、雜草和作物的生育期,選定用藥適期。除草劑品種很多,有莖葉處理除草劑、土壤處理除草劑、觸殺性除草劑、滅生性除草劑等,有的適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適用于莖葉除草。土壤處理除草劑是直接噴施于土面,殺死剛萌發(fā)的雜草。如都爾、乙草胺等應在作物播種后雜草出土前用藥,等到雜草出苗后用藥,不但效果差,有的還會傷害作物。苗期莖葉處理除草劑,應在雜草敏感階段(二葉期前)和作物耐藥性較強(二葉一心以后)時用藥。如麥田苗期化學除草劑掌握在多數禾本科雜草在立針期至二葉期、闊葉雜草在二輪葉期以前用藥。如稻田以稗草、牛毛氈、千金子為主時,除草應在栽秧后4~6天(雜草萌發(fā)階段)用藥;若重點防除眼子菜、田字萍等雜草,于栽秧后10~15天(雜草基本出齊)施藥為宜。 玉米除草劑用藥需知谷雨前后,黃淮地區(qū)春玉米就要播種了。春玉米相對來講,播種早,產量高,經濟效益好。播種面積連年增加,而雜草是影響其高產的因素之一;瘜W除草劑方便省事,但是由于氣候、天氣、溫度以及用藥技術不當常常會出現藥害。 春玉米不同于夏玉米之處在于播種時氣溫低而不穩(wěn),此時玉米本身長勢就弱,用藥不當很容易造成玉米藥害或者達不到除草效果。 1、苗前土壤處理劑: 苗前除草劑價格低,安全性高,不過土壤處理劑對濕度要求較高,用水量要足,保證地表形成藥膜,才能得到滿意效果。 但目前而言,雜草相對抗性連年增加,苗前除草劑效果越來越差,而且本身來講,苗前除草劑對于多年生雜草和抗性高的雜草基本沒有效果。 如果單純增加用量提高藥效,很容易造成玉米出苗期延長,種子發(fā)芽但不能出土,缺苗、蹲苗等現象,一直持續(xù)到玉米收獲期仍然比正常玉米矮20-40cm,減產10%-20%左右。 2、苗后莖葉處理劑:目前玉米田除草以苗后莖葉處理劑為主并逐漸占據優(yōu)勢,首先莖葉處理劑的好處是見草施藥,針對不同雜草自行搭配,且受干旱影響較小,另外,苗后除草劑對于抗性雜草效果有特效,這是苗前除草劑所不能比的。除此,對于小麥收割后高麥茬,苗前處理劑是達不到理想效果的,而且使用不方便。 當然,相對于苗前土壤處理劑,苗后除草劑的使用技術要求也更高一些 1、大部分的苗后除草劑只能適用于普通玉米品種,甜、糯玉米適用很容易出問題,另外有些對除草劑較敏感的玉米品種適用也需要謹慎; 2、施藥時間來講,一般推薦玉米3-5葉期全田噴霧,5葉以后行間定向噴霧的方法; 3、不能輕易加大用藥量,不能與有機磷或者氨基甲酸等混用,否責很容易造成玉米藥害; 3、出現藥害怎么辦: 輕微的藥害玉米是能自己緩解的。如果噴藥時不慎用量加多了,一般盡快用清水噴施一遍玉米即可,如果噴施過多藥害已經出現,玉米出現比較嚴重的黃化、卷芯、扭曲,可噴施一些植物調節(jié)劑,生根粉,葉面肥,如萘安、920、120等。一般藥害伴隨真菌感染所以配合使用葉福、托布津等殺滅病菌的殺菌劑則效果更好。一般不使用細胞分裂素等促進細胞急劇分裂的激素。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