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5841 | 回復數(shù):3
農民是農藥的基礎購買者和使用者,所共有或特有的認知方式和行為模式、特征,無不對農藥市場產生著直接的影響,順應其要求,引導規(guī)范其使用方式,向其展現(xiàn)農藥產品應有的功效,盡可能讓其正確的選購農藥產品,是每一個農藥生產銷售企業(yè)及所有農藥銷售市場從業(yè)者必須要認真干好的事情。它決定了每個農藥銷售從業(yè)者的成敗和每個農藥生產、銷售企業(yè)的成敗。更進一步、深入挖掘農藥使用者深層次或前瞻性的需求,積極有效引導他們正確科學選購、使用農藥、充分展現(xiàn)產品應有功效、堅持誠信經營、不斷加大他們對產品本身及生產經營主體的認可和依賴,不斷滿足其核心利益、訴求,是每一個農資人達成自身目標的必由之路。 那么要搞清楚農民購買農藥時的認知方式、行為模式、購買機制、結果形式,必須要明了以下兩個問題:農民為什么要購買農藥?購買時是如何權衡判斷的? 農民為什么要購買農藥? 很顯然,農民為什么要購買農藥?其目的無非就是要在合理投入條件下,清除病、蟲、草害對農業(yè)生產的不利影響,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但是,農民在購買時的討價還價中,在決定購買的權衡中,在事后向別人的評價中,都表現(xiàn)出了對其原始目標或大或小、有時甚至是嚴重的偏離乃至背叛。這種偏離和背叛,一是來自于其購買者身份的故意,是有意為之,二是受周圍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后,不經意、不自覺的游移,其根源則在于農民群眾的科技知識匱乏、理性缺失和意志力的薄弱。 其實,所有產品的推銷、促銷,在相當程度上,都是對我們大眾身上幾乎不可避免的弱點的利用。所區(qū)別的,只是各自的招數(shù)不同、利用的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研究人性中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尤其是研究人性中的弱點,就會成為農藥經營者必須要修煉的課程。 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有效的讓農民回歸到他本來的、應該的購藥目的呢? 首先,你一定要堅信,這個原本的目的、理由,早就存在于每個購買者的心中,它只是被什么遮蔽了。 其次,就是采取一些正確的方法了。有時,只是簡單的向其訴說一遍、只是一句簡單的廣告語、只是一個簡單的推理、只是一個簡單的比較、只是一個簡單的分析。因為,正確的東西原本就存在他自己的心中,一個簡單的喚醒,立刻就會引起共鳴。 除了我們自己,將這些簡單的道理、簡單的方法教給人數(shù)眾多的零售商們,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自己的力量將會通過他們,成千上萬的被放大。 農民在購買時的權衡判斷方式 農民在農用生產資料的選購時,常見的權衡判斷、決定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歷史——事實判斷 過于相信自己的直觀經驗,自己曾經親自經歷參與,所謂的“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針對此特點,如果你的產品和服務貨真價實,農民的初次使用,以及如何確保初次使用的功效表現(xiàn),就顯得尤為重要。進一步,使農民掌握適合當?shù)貙嶋H的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技術,確保每一次使用的效果,則可保證他們對產品的長久持續(xù)的選擇。 二、權威——依賴判斷 農民依賴身邊的、外來的專業(yè)人士,勝于依賴自己,專業(yè)人士的判斷就是他們自己的判斷。 針對此,抓住農民身邊的專家——零售商,讓這些個農民心目中農藥方面的權威為我所用,肯定會使更多的人選擇為我們。 作為公司的業(yè)務人員,只要修煉得當,對農民來說,你就是專家和權威,你的指導,你的勸誘,正是他們心中的渴望,你的現(xiàn)身說法,你的縱橫比擬,一定能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雖然一天僅可能影響寥寥數(shù)人,但不要懼怕數(shù)量上的孤單,你眼見的只是一粒粒種子,它們會分蘗、擴散,回頭時,很可能已是一片汪洋。 三、從眾——省力判斷 幾乎在所有封閉、欠發(fā)達地區(qū),有太多的缺乏自我辨析和理性判斷的人,他們一般都是看周圍的人會做出怎樣的判斷,但見他人有動,自己不加分析,馬上就可能緊隨其后。 針對此,市場調查階段問遍眾人而響應者無幾的現(xiàn)象,只不過是農民群體原生態(tài)下該有的局面,愿吃螃蟹者寥寥無幾。但是我們要相信,第一個人后面一定跟著十個人,十個人后面必定跟著一千人,前面幾個是被我說服加入,而后面的成千上萬,他們完全是處于自愿。 四、直觀——淺層判斷 有鑒于農民的生存狀態(tài)和傳統(tǒng)習慣,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太多著眼于事物的表層現(xiàn)象和特征, 針對此,產品特性的表層化以及表層顯著化,就更有可能被農民所接受。同時,使用技術的條件要求盡量的簡易化、效果表現(xiàn)的更加直觀化,宣傳用語的通俗化,分析推理前景預測的明白化,是我們面對這個群體時,必須時時要優(yōu)先考慮的方法和措施。 五、品牌——直覺判斷 對品牌商品的信賴,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各階層群體共同擁有的認知和行為特征,但農民的表現(xiàn)卻和其他階層有所不同。 首先,農民眼中的農藥品牌更帶有地域性和小眾性,當?shù)責徜N的地域性小眾品牌,對他們來說要比那些世界性、全國性熱銷的大品牌更直觀、更可信、更保險、更值得選擇。其次,“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這種對價格和品質的簡單聯(lián)想,是前述“直觀——淺層”判斷方式的最好注腳和體現(xiàn)。 理解了農民對品牌的一般和獨特性認知方式,我們就不難明白,面對國際國內知名農藥企業(yè)并不可怕,夾縫中生存的空間也并不狹;農民嫌我們的產品貴也更不可怕,更貴才會有更多人買。精心制造、細心指導、保證藥效、規(guī)范市場、價格穩(wěn)定,不但讓農民說好,更要讓商家說好,是把產品打造成農民心目中品牌的根本手段。 以上,我們論述了農民常見的六種判斷認知方式,及其應對手段,它們具有普遍一般的意義,幾年來的市場實踐證明,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是我們工作的基礎和指導。但同時也應該指出,農民群體的認知行為特征絕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方方面面的發(fā)展變化,一定會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變化,但無論怎樣變化,也無論變化的快慢,他們都會更加趨于科學和理性。 當然,隨著市場結構的變化,對于其他農藥購買者,比如種田大戶或者機構等其他農業(yè)生產者,決不可簡單的把他們與農民等同看待,積極的與這些新型農業(yè)生產者接觸,以其不同的歷史、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素養(yǎng)、不同的傳統(tǒng)習慣為基礎和出發(fā)點,對他們作出充分的預測和評判,同時不斷積累,盡快把握其一般性行為特征,是我們應對農業(yè)生產方式變革的必修課之一。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