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10825 | 回復數:1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6-1-12 11:56:3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事件簡析:
2016年1月11日,河南省高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一起典型涉農案件,被告人蔡某因制造銷售126箱假農藥,致萬余畝玉米絕收,被商丘市中院頂格判處無期徒刑,成為我們農資行業(yè)首例因生產假藥被重判的對象。至此,兩年前造成玉米絕收13160.86畝,經濟損失12626521.5元的假農藥案才浮上水面,本文將一步步的揭開假農藥的生產,造成玉米減產及兩年多的零售商、經銷商、農資企業(yè)的訴訟之路。

事件起因:
此事還要追溯到2013年的夏天,在大河論壇上有網友以“玉米專用“免丟芯”的駭人之舉:商丘數萬畝玉米正在遭受“滅頂之災””的標題發(fā)帖稱,有人使用福建新農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農藥“免丟芯”,招致玉米苗芯葉生長停滯!只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玉米苗兒遭受“萎屈”而無力施救,造成了大范圍的玉米。經河南省虞城縣農藥管理站委托河南省化工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對“免丟芯”的4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進行鑒定,未檢出啶蟲脒含量。
 農資曝光 forum

 農資曝光 forum

事件發(fā)展:
因為此事件造成減產面積巨大,農戶多次去縣政府上訪,后經縣、鄉(xiāng)兩級政府出面協調,之后,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福建新農大正業(yè)務員許某某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了強制措施,被公安機關羈押。然后又經歷了最起碼三輪訴訟之后,事情出現了巨大的逆轉,具體訴訟在網上都可以找到,我在這里就不贅述了,以下簡述此次事件的發(fā)展:
1:福建新農大正發(fā)函,此產品為假貨
2013年29日上午,福建新農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發(fā)函稱,虞城出現的大批量農藥“啶蟲脒”為假冒藥品,其套用了該公司的注冊登記號,且包裝與正品不符。29日下午,虞城縣公安局進行辦理案件移交手續(xù),生產者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而且已經造成重大損失。

2:公安部門查實,此“免丟芯”的確是假貨
蔡某系虞城縣一農藥經銷戶。2013年4、5月份,蔡某決定以福建新農大正名義,生產偽劣農藥。蔡某找到時任福州某農資有限公司業(yè)務員許某,告知假冒該公司產品生產偽劣農藥的想法,并許諾給予好處和提成。

得到許某默許后,蔡某便和加工農藥顆粒的王某聯系,由王某派人和蔡某一起購買農藥原料,并在博愛縣王某承包的化工廠農藥顆粒生產車間進行加工,后在鄭州進行包裝,共生產假冒產品“免丟芯”牌殺蟲劑126箱。該產品在商丘市睢陽區(qū)、虞城縣、永城市三地銷售,受害農戶購買使用后,造成玉米絕收13160.86畝,經濟損失12626521.5元。

3:領刑
商丘市中院以生產偽劣農藥罪頂格判處被告人蔡某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目前此案正在二審中。

事件啟示:
1:合作合同,來往賬單,匯款憑條在合作中的重要性。
在一份裁判文書中,我們找到了如下內容“在《區(qū)域銷售合同》期滿之后,永城誠信公司與許某某所屬公司仍然采取2011年的交易方式,通過付款給許某某而購銷福州農資公司、福建生物公司的農藥產品”和“2013年7月初,由于經營需要,永城誠信公司向許某某(業(yè)務員)要求購買福州農資公司及福建生物公司的產品,許某某在永城誠信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向永城誠信公司發(fā)送了假藥“免丟芯”!,其中不難看出,貨款是給業(yè)務員的,發(fā)貨也是業(yè)務員發(fā)的,且該業(yè)務員2013年跟福建公司是有聘任合同的,我們國家的法律是“有罪論”,也就是說先表明你有罪,然后你得拿出證據來證明你無罪,如果這個款項當時是該經銷商直接打入福建公司,那么福建公司跳河里也洗不清。

法律文書里面還有這么一句話“2011年在永城誠信公司與福州農資公司、福建生物公司沒有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永城誠信公司四次匯款至福州農資公司賬戶,福州農資公司不但沒有退款反而給永城誠信公司發(fā)送了相應價值的農藥產品,這也說明從雙方的交易習慣可以看出,書面合同不是雙方合同關系的唯一形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簽訂合同,經銷商向企業(yè)賬戶打了款,企業(yè)也按照款項發(fā)了貨,就可以證明經銷商和企業(yè)的合作關系。

相關裁判文書截圖:
 農資曝光 forum

 農資曝光 forum

2:農資企業(yè)對于業(yè)務員的管控
此事件除了減產的農戶是最大的受害者,第二受害者就是福建新農大正公司,平白無故的惹一場兩年多的官司,首先產品不是該公司生產,其次相關的證件、商標也不是該公司授權使用,結果出了問題,還帶來了各種的訴訟及反訴。眾所周知,企業(yè)應對司法訴訟,非常耗企業(yè)的精力,尤其是目前農資大環(huán)境非常不好的情況下,為了保障產品在市場有競爭力,還要糾纏在官司和不利輿論里,這對企業(yè)的高層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從這個事件能看出,可能福建新農大正唯一的疏漏就是對業(yè)務員的管控,在公司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業(yè)務員許某某默認經銷商蔡某私自生產假冒公司農藥,結果出了事情,還必須要公司來承擔責任,畢竟許某某在跟客戶發(fā)生業(yè)務關系的時候,是代表的公司,而不是他個人,因此企業(yè)對于業(yè)務員的管控尤為重要。


本文旨在討論本次減產事件得失與啟示,如對某方有不當言論,請聯系以刪除,謝謝!

發(fā)表于: 2016-1-13 10:32:35 | 只看該作者
造假的真是 太沒良心了。 農資曝光 6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