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蔬菜報報道了-山東壽光農業(yè)轉型見聞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6787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6-1-21 13:3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一些地塊的蚯蚓都“復活”了
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么搞?作為我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fā)源地山東壽光已經先行先試。近幾年他們針對資源環(huán)境束縛,通過實施土壤改良、質量追溯、綠色防控等農業(yè)轉型措施,大力推行農業(yè)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和效率。

“沃土工程”蚯蚓“復活” 農藥“牛鼻子”抓緊抓牢

走進蔬菜之鄉(xiāng)壽光市洛城街道浮橋村岳作忠老漢的蘿卜大棚,新一輪的整地已經結束,下一茬蘿卜苗種植在即。岳作忠挖了挖土壤說:“你看這土多疏松,澆水后易滲透,不板結了,蚯蚓都復活了!

壽光是有名的蔬菜之鄉(xiāng),這里的設施蔬菜種植常年保持在80多萬畝。岳作忠種了近30年的蔬菜,他說,蔬菜生產高投入、高產出,都是大水大肥,時間一長難免出現(xiàn)土壤鹽漬化和板結現(xiàn)象,再加上施藥多,連蚯蚓都不生!鞍褰Y了就死棵、死苗,各種病害就多了。”

“在2000年前后,壽光蔬菜發(fā)展重點還是在追求產量,大水大肥到了頂峰,后來慢慢轉變到量、質并重,更追求質量。”壽光市農業(yè)局干部王新文說,針對過量施用化肥導致的土壤板結及次生鹽漬化現(xiàn)象,壽光2010年就啟動“沃土計劃”,推廣生物菌肥(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改良土壤,激發(fā)土壤活力。

農藥是蔬菜生產安全與否的“牛鼻子”。在文家街道桑家營子村婦女劉江萍看來,壽光買不到高毒農藥,買藥都得憑身份證。但即使能買到,也不會用!坝昧烁叨巨r藥,蔬菜質量不好,就賣不出去了。”

蔬菜種植中,多數(shù)蔬菜受困于根結線蟲病害。壽光市農業(yè)局局長楊維田表示,為根治蔬菜常見的根結線蟲病害,壽光財政每年專門拿出500萬元,給農民補貼推廣高效生物低毒農藥;為減少農藥使用量,壽光推廣使用了靜電噴霧機和熱霧劑,這兩種辦法大大提高了藥物使用效率,降低了藥量使用強度。

科技嫁接的圓茄少生病 市場抽檢“一戶不落”

農藥化肥等農業(yè)投入品對蔬菜質量的影響最為關鍵。而一些先進技術的利用,可以有效解決制約提高蔬菜質量的難題。
劉江萍最近換掉自己種了20多年的舊大棚,換成了帶有自動卷簾、溫度控制等功能的先進大棚。“最重要的其實是品種的選擇,我種的這個圓茄品種是嫁接的,不用怎么打藥,就不生根結線蟲病!眲⒔颊f。

一旁的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站站長魏家鵬插話說,圓茄種植最大的病害就是根線蟲、根腐等病害,街道組織一些合作社選購了嫁接新品種,杜絕了根結線蟲病害的發(fā)生。

類似這些“高大上”技術還有很多。壽光市農業(yè)局干部表示,抗病品種的應用減少了農藥施用量,比如番茄的抗病毒品種,黃瓜的抗白粉病品種,而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高效低毒和生物農藥的使用也都在普及推廣。

在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的同時,壽光著力加強了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質量安全監(jiān)管!叭R西馬千程,白蘿卜,1號;臨淄王海軍,西葫蘆,4號……”凌晨4點多,我們跟隨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檢測中心游春萍和何曉杰檢測員,對省內菜交易時間段進行抽檢取樣,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兩位檢測員對所有交易商戶進行了71份取樣并進行了檢測,“一戶不落”。

“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檢測中心每天從凌晨2點多開始對進入市場的每車菜進行抽檢,每天都要抽取300多批次的蔬菜,每年抽檢10萬批次!睓z測中心經理隋玉美表示。

專家表示,農民分散生產和經營仍是山東省乃至我國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情況。在壽光,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已經較高。如果能完善行業(yè)性組織,那么推廣新技術、實現(xiàn)標準化品牌化將更為便捷。此外,農業(yè)生產轉型升級的關鍵技術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推廣應用仍需要財政加大補貼投入力度。
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