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3898 | 回復數:0
近日,媒體報道了我省農民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種子和化肥的事,這著實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互聯(lián)網+農業(yè)”漸漸成為農民備耕生產的好參謀,省事省力;憂的是,以往農民從傳統(tǒng)渠道選購農資尚且有假,網購的農資如何保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糧。農民付出辛勤的勞作,為了就是豐收的喜悅。從傳統(tǒng)的農資信息網站,到傳統(tǒng)農資企業(yè)開辦電商平臺,“互聯(lián)網+農資”的電商平臺日漸增多,一貫善于及時發(fā)現機遇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幾年前便開始有所行動,如今“互聯(lián)網+農資”的部分領域甚至已呈現了“紅海”跡象?墒牵斘覀冸S手打開網上一些經營種子、化肥和農藥的網店時也會發(fā)現,許多店家卻是“零成交”,就是在某種子企業(yè)創(chuàng)建的云農場平臺上,在創(chuàng)建之初也并沒有把種子作為核心業(yè)務,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其他附屬農資銷售上,且主要的交易是在線下完成的。 此前,“農民日報·現代種業(yè)”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調查顯示,34%的受調查者在購買農資時把電商作為比價工具,27%會通過電商購買。另外,有21%選擇了觀望,還有15%選擇了根本不考慮電商購買。在購買種子渠道的調查中,只有13%選擇了在網上購買,其余全部為傳統(tǒng)渠道,其中縣鄉(xiāng)經銷商占50%,廠家直供占16%。由此可見,多數農民對網絡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仍存在很大的戒心。 網購農資有許多優(yōu)勢不可否認,但其中也不乏有假冒偽劣的農資產品充斥,這些假冒農資產品往往以極高的性價比,夸大宣傳農資產品的功效,吸引農民的眼球。而許多農民對網購農資還不熟悉,鑒別能力較差,甚至有個別人懷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很容易落入網絡欺詐的陷阱。網購農資不像購買一件衣服,一盒小食品那樣簡單,實在覺得質量不合格,丟掉算了。農民購買來的種子化肥等,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希望,一旦購得假冒偽劣種子化肥等,不僅難以挽回經濟損失,還給農業(yè)生產造成巨大損害。一方面,農民在網購農資時自身要學會甄別,就像以往在實體店購買農資時也得貨比三家一樣,多咨詢網絡專家后再進行網購。另一方面,關于網絡農資售假急需有人層層把關。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網購農資的培訓和指導,提高農民網購農資的安全交易意識,提高對農資產品的鑒別能力,讓農民習慣網購,并在網購中盡量避免損失,更要嚴打網絡兜售假農資現象,對售假者應施以嚴刑峻法,以儆效尤。隨著國家不斷對互聯(lián)網上交易平臺的嚴控和監(jiān)管,相信電商平臺逐漸會規(guī)范起來,“互聯(lián)網+農業(yè)”也將真正成為農民備耕生產的好參謀。 畢詩春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