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黃兵 于 2011-6-14 22:03 編輯 進口農藥:提高了農民用藥成本還是減輕了農民負擔? 近幾年進口農藥的市場占有率每年都在增長,業(yè)績報表可謂節(jié)節(jié)飄紅,據(jù)粗略統(tǒng)計,僅2010年在水稻區(qū),國外農藥的份額已經占30%,在江浙等地的直播田已經占到60%。 看了網(wǎng)絡及媒體的一些觀點,拜訪了很多進口農藥銷售核心店,對于進口農藥到底是提高了農民的用藥成本還是減輕了農民負擔,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僅以水稻用藥為例說明: 正方認為:“在2000年以前,農民畝需投入的農藥成本不過4元;大約在2003年前后,氟蟲晴大量進入,農民不得不被動接受高達10元/畝的農藥成本;2009年以后,更是雪上加霜,在以康寬等為首的國外農藥四大天王時代,農民在水稻方面的農藥成本高達24元/畝。這背后,是外企的高昂利潤! 反方認為:“就水稻用藥成本上說,零售商用國產的從鉆心蟲,卷葉蟲,稻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等下來會比進口農藥貴,效果可能沒有那么好,在產量上也沒有體現(xiàn)增加,反而零售商能掙更多錢,其實零售商很多不怎么想賣進口的,但是很多又不得不賣,還是效果好,農民找的。” 進口廠家一直在和渠道商和農民算經濟賬,進口農藥高效、環(huán)保、持久是公認的,由于持效期長、預防作用顯著,直接減少了用藥次數(shù),節(jié)省了人工成本,而人工成本無疑是今非昔比的,所以,減少用藥次數(shù)無疑就是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