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什么樣的土壤結構最適合作物生長?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2490 | 回復數(shù):0

農(nóng)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8-12-22 15:3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土壤結構對作物生長至關重要,土壤團粒結構是作物生長的最佳土壤結構。土壤形成團聚體的性能,稱為土壤的結構性。凡土粒膠結成直徑為1—10毫米的團粒狀土壤結構,稱為團粒結構。這是土壤結構中最好的一種。
  為什么這么說呢?田小二沖施肥廠家告訴您主要是因為:
  一、團粒結構能協(xié)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由于團粒間存在大孔隙,團粒內又有毛細管孔隙,這就有利于水分、養(yǎng)分、空氣三者間的同時存在。從而土壤水、肥、氣、熱狀況協(xié)調。
  二、團粒結構具有良好的養(yǎng)分狀況。隨著水、氣矛盾的解決,也解決了水分與養(yǎng)分的矛盾。因團粒表面常為好氣分解,團粒內部又為嫌氣分解,前者有利于土壤養(yǎng)分釋放給作物吸收,后者有利土壤腐殖質累積,養(yǎng)分保蓄。矛盾協(xié)調后的水分與養(yǎng)分就能同時而不斷地供給作物需要。
  三、使土壤松軟適度。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疏松多孔,犁耕阻力小,耕作省力,耕翻質量好;土壤細碎而均勻,既不緊硬,又不起漿浮泥;干燥不開大坼,泡田滲漏損失也小。
  那么,田小二沖施肥廠家來說說如何才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呢?
  團粒結構形成的條件有兩個:
  一是膠結物質。土壤中的膠結物質最主要是粘粒,新形成的腐殖質和微生物的菌絲及分泌物。這些物質與鈣膠結在一起,就形成了具有多孔性和養(yǎng)分豐富、不易被水泡散的水穩(wěn)性團粒狀土壤結構。因此,增施鈣質肥料(石灰、石膏)以及富含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菌肥有利團粒結構形成。
  木美土里微生物菌肥傳承百年生物科技,優(yōu)選世界級優(yōu)勢菌種,由40%好氧和60%厭氧,61種有益菌(6大菌系)復合疊加而成,菌群結構嚴密,菌團相互配合?娠@著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使土壤保水保肥、松軟透氣。
  二是外力擠壓作用。凡是作物根系穿插、干濕交替、凍融交替和耕作都對粘聚起來的土粒產(chǎn)生一定的外力擠壓作用,使之散碎成一定大小的團粒。最后田小二沖施肥廠家告訴您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輪作,都有利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